[來源:湖南住建] 2022-11-03 13:26:14
“我是看著清水塘小學‘長大’的,畢業前享受到全新的體藝館、運動場,真是幸福!”從清水塘小學畢業的初中生小袁見證了母?!伴L”大近4倍的蝶變,提起小學生活滿是幸福的“回憶殺”。
清水塘小學是長沙名校,之前因占地面積不足4畝,一度“螺螄殼里做道場”,滿足不了教學需要。隨著開福區2021年市級統籌棚改項目四項內容沖刺,昔日的“彈丸”名校一下子“長”大到17.71畝,清水塘炮后街棚改成為全區首個直接受益的項目之一。
做好城市“加減法”,讓民生更有溫度
清水塘炮后街棚改是該區實施的首個市級統籌棚改項目,位于國際金融大廈至??道镆詵|、長沙市一中以南、清水塘路以西、八一橋以北,總用地面積49畝。
(改造前的清水塘炮后街)
改造前,這里是城區內典型的棚戶區,筒子樓、棚屋集中,基礎設施老化,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落后,交通不暢,部分房屋為D級危房,區域內近60%的住戶居住面積低于45平方米。
“增加公共綠地、設施、空間和支路網密度,減少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精心做好民生‘加減法’,讓棚戶區變靚變綠變宜居?!卑凑铡八脑鰞蓽p”這一棚改思路,該區對這區域實施“微手術”。
新增兩條支路、停車位達1343個,清水塘小學增加到17.71畝,增加1個體育場,1個體藝館,增設200m標準跑道運動場,規劃新增長沙市一中教育發展用地7畝。減少人口密度,改造后住戶數從652戶降至582戶。減少開發強度,改造后建筑密度大幅下降,由改造前的55%下降到現有的22.02%。一系列“手術”實施完成,清水塘炮后街發生了質的變化。居民吳先生感慨地說道:“以前是滿目瘡痍,四周都是破爛的棚屋和筒子樓,一點綠色都看不到,如今花園綠地就在屋門口,讓人心曠神怡?!倍鴶U建后的清水塘小學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校長周滿意開心地說道:“學校新增了一個200米標準跑道體育場、一個體藝館以及食堂等配套設施,從硬件上讓這所名校更加實至名歸?!?
高位推進棚改項目 讓城北更宜居
每當夜幕來臨,長沙城北的高樓大廈霓虹閃爍,燈火輝煌。特別是湘江沿岸的燈光秀更是成為現代化長沙的重要標志。然而,隱藏其中的一座座筒子樓,卻如一塊塊“城市斑點”,與周圍的高樓大廈格格不入,使霓虹變得暗淡無光。
(改造后清水塘炮后街)
“改造城北,讓居民告別“矮破舊”筒子樓是實施棚改的關鍵之舉?!痹谕七M棚改項目中,開福區充分把握國家加大棚戶區改造支持力度的戰略機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科學統籌城市建設,合理利用改造資金,將原有破舊的“城市斑點”打造成設施齊全、服務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現代化社區。
東風二村二期、六堆子一期等14個項目掃尾清零,太平路、吉祥巷等10個項目結算完成,清水塘炮后街、開福寺周邊地塊等3個項目開工建設……隨著該區市級統籌棚改項目四項內容完成按下“快進鍵”,城北面貌不斷刷新。越來越多居民告別“矮破舊”筒子樓,住進敞亮的新房;家門口的花園綠地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暢,“出行難”“停車難”等痛點漸漸打通……
自2015年至今,全區共啟動實施14個市級統籌棚改項目,投入資金約113億元、土地550畝,征收戶數近7000戶。
創新棚改運作模式,讓城市品位提升
開福區因轄區內的千年古寺開福寺而得名,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實施棚改項目中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讓城市更具品位,這是該區實施棚改項目的理念,潮宗街的改造正是在這一理念的實施下順利完成的。從千年古街到網紅打卡地,潮宗街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
(改造后的潮宗街人流不息)
潮宗街片區位于湘江大道以東,營盤路以南,黃興北路以西,中山西路,總用地面積約371畝。片區內包含2處不可移動文物,12處市級文保單位。2018年實施棚改項目后,該區按照“修舊如舊、修新如舊、修舊如新”的原則對古城區實施“有機更新”,以生活宜居性、歷史的原真性、文化的地域性、風貌的完整性“四原則”既徹底改善了片區居民生活環境,又打造出了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街區,讓“老屋舊巷”重煥勃勃生機,傳承歷史文化、留住街坊鄉愁。
通過施以“繡花”功夫和“工匠”精神,該區重點打造好時務學堂、九如里和金九舊居三個節點,提聚街區歷史文化底蘊。此外,他們在完成片區內所有文保單位、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再調查及修復修繕工作的基礎上,將街區內歷史文化與歷史遺跡串聯形成一條地面文物路徑,還原以小青瓦坡屋面、小青磚山墻為主的歷史風貌,形成屋頂干凈整潔、風貌原真、輪廓清晰的地面和空中歷史文化路徑等一系列歷史文化保護舉措,打造鮮明特色的歷史步道和街巷,讓“老屋”煥發“新居”,盡顯勃勃生機。
隨著環境的改變,潮宗街迎來了生機,許多商家看到了古街新生的商機,百年老字號玉樓東、湖南老字號馬復勝、雙燕樓及咖啡輕食、酒吧清吧、文創設計、直播帶貨、影視書店、脫口秀、公寓民宿等眾多業態紛紛涌入潮宗街,特別是當《掃黑風暴》《底線》等眾多熱劇在此取景,讓這里成了長沙市的一張名片,成為網紅打卡地。
讓老城區更有長沙味、讓老百姓更具幸福感。截至目前,該區7個棚改項目已完成零星征收和有機更新建設,征收資產招商率達到85%以上。該區城市人居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開文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加大統籌協調,加強與兩個指揮部、區征收辦、區棚改公司密切配合,圍繞“掃尾清零、項目結算、土地出讓、開工建設”四項任務,大力開展棚戶區改造集中攻堅,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開創棚戶區改造工作新局面,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實現城市功能再完善、產業布局再優化,人居環境再提升。(熊鰲)
責編:張云龍
來源:湖南住建
[編輯:張云龍]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