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小田”改“大田”“糧田”變“良田” 會同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3-01-09 17:32:40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9日訊(通訊員 付俊華)近日,會同縣林城鎮灑溪村147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工地上的挖掘機轟鳴聲響個不停,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正搶抓黃金工期進行施工。

眼下正是推動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節點關口,入冬以來,會同縣搶抓有利天氣,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灑溪村施工現場,挖掘機來回作業,挖高填低,平整出了連片土地,一條條筆直的灌溉溝渠和機耕道逐漸成形。該項目完工之后,該片農田機耕道路通達率能達到100%,灌溉與排水能力達100%,將實現“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電保障、有配套、宜機化、高效益”的建設目標。

“灑溪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后,我們的耕作層可以達到25公分、??矊挾?0公分、機耕道有效寬度是2.5米,所有建設項目都按照施工標準嚴格執行?!焙细咝陆ㄔO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吳成文介紹說。

據了解,灑溪村因地勢較低,田地劃分不規整,且周邊沒有合適的排水溝渠,每當雨季來臨,雨水都會淹沒田間種植的農作物,影響作物產出,給當地群眾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現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改變這一狀況。

“以前的田塊比較小,干旱水進不來,下雨的時候容易積水又趕不出去,影響農業產量,現在像這樣整理好后,就再也不用擔心影響稻田的產量了,對老百姓來說是大好事,這是國家的政策好!”種糧戶李多發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高標準農田建設離不開真金白銀的財政投入。2023年,我縣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預計投入資金4942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2.88萬畝。項目區涉及金竹鎮、寶田鄉、林城鎮和高椅鄉4個鄉鎮42個行政村。項目的建成,將不斷提高水、肥、農藥等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防災抗災能力,提升畝均糧食產量,形成旱能灌、澇能排,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田園化格局,直接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對老百姓耕種條件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要想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建設高標準農田至關重要。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為機械化耕作提供載體,能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在保護鄉村環境方面也起到有效作用?!睘⑾逯M對記者說。

會同縣屬于丘陵山區,因受地形條件所限,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僅為30%-40%,遠低于80%的全國水平。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重點之一就是宜機化,為此我縣做到規劃設計既統籌全局,更注重細節,共邀請21家單位建設,高峰期1000余人在田間地頭參與規劃與施工,改造后的農田將實現79.9%以上宜機械化。目前,各施工企業正充分利用黃金施工期,優化施工方案,倒排施工工期,狠抓工程質量,搶抓工程進度,力爭6月底前竣工驗收。

“灑溪村土地平整示范項目建設總面積114.5畝,將146塊零星不平整高低錯落的農田,改造成平整規則的15塊,道路和灌溉渠道重新配套建設,道路通達率將達到百分之百,機械化率將大幅提高?!睍h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尹強告訴記者,“該項目現場將安裝10臺路燈式殺蟲燈,在病蟲害綠色防護的同時,方便群眾出行。同時實施無人機統防統治和微量肥精準施用,將有效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和作物產量,增施60噸生物有機肥,有效改善土壤的生化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建設氣候和土壤監測系統,對空氣污染、氣溫、降雨、墑情和土地肥力進行實時監控,實現農田的數字化管理?!?

目前,會同縣累計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7.29萬畝,涉及18個鄉鎮的178個行政村,年新增糧食總產710.8萬公斤, 油料總產36.4萬公斤,蔬菜總產9.5萬公斤,項目區192940人受益。

責編:許諾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許諾]

我要問

亚洲全裸美女寡妇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