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網站] 2023-04-07 10:38:02
?
紅網時刻記者 胡崢 岳陽報道
近日,湘陰虞公港一期工程碼頭項目完成上游多用途泊位首塊預制縱梁澆筑、下游散貨泊位首根水下鋼管樁試樁,碼頭主體結構施工駛入“快車道”。
4月6日召開的2023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作出相關部署,其中,內河水運方面將加快推進虞公港等在建項目,新開工湘江長沙至城陵磯一級航道等項目。這無疑將為湘陰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加持”。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道必答題。以港強縣,是湘陰審時度勢定制高質量發展“湘陰策”中的核心戰略。
縱觀湖南的縣域發展,觀潮君認為,岳陽湘陰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2022年,湘陰縣GDP突破400億元大關,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中部百強,基本競爭力位列全省第七。面對“千帆競渡”的發展態勢,疾步向前的湘陰縣如何搶占高質量發展先機?
發展坐標:樞紐、臨長、新區
順勢而為,謀定而后動——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凝練的智慧。
岳陽湘陰的“勢”是宏觀大勢。近幾年,湘陰異軍突起,優勢在于占據長岳協同“前沿陣地”,搭乘湘江新區“高速列車”,站在“強省會”戰略的聚光燈下。
起“勢”,湘陰繞不開虞公港。攤開地圖,便可發現虞公港的獨特之處:既能補齊長沙水運短板,還能便利益陽等地區物流集散,促進長株潭城市群與長江經濟帶的無縫對接。虞公港如同一條紐帶,將長株潭城市群深深嵌入長江經濟帶,解鎖了湖南的“大航海時代”。
“利用好虞公港岸線,等同于長江城陵磯港岸線向湖南腹地延伸近100公里,等同于讓省會長沙成為臨長江城市?!毕骊幙h委書記李鎮江表示,將充分發揮港口在區域經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聚焦開放優勢轉化,持續放大“強省會”戰略的政策效應,讓湘陰成為城市集群發展版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未來,湘陰與長沙的距離還將不斷拉近。
湘陰將在今年重點建設許廣高速金龍互通與長沙繞城高速聯通工程、虞公港港口工程及虞公港鐵路專用線工程等項目,加速構建“五縱三橫三軌一港”立體融長交通體系,融入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正逐漸成為現實。
空間“破壁”之后,更深層次的社會連接開始建立。湖南湘江新區湘陰片區的成立運營,讓湘陰緊跟長沙腳步,同頻共振。協同開放的新格局下,湘陰得到了更多機遇的青睞。
今年初,湘陰片區2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或開工,總投資223.1億元。喊出“比實效、學浙江、趕長瀏、進十強”的湘陰,正勢如破竹,接軌長沙產業鏈、供應鏈和交通圈。
1月31日,湖南湘江新區湘陰片區2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或開工。
觀潮君認為,從優“勢”到勝“勢”,湘陰快速積累勢能的關鍵在于打破原有發展格局,以更宏大的視野,將發展坐標和維度融入“國之大者”“省之大計”,以一域之發展服務全局之發展。
發展基石:綠色為底、項目為基、鄉村為本
陽春三月,湘陰縣東塘鎮漫山花開?;êV畠?,藏不住的桃花搖曳多姿,游客聞香賞紅,風中彌漫著浪漫的氣息。
湘陰縣的傲人名片很多,“生態”便是其中靚麗一張。20.38%的森林覆蓋率,70.1%的濕地保護率,讓湘陰萬鳥翔集、魚翔淺底的盛景觸目可及。以“綠”為底,點“綠”成金,因“綠”而興,湘陰縣以其獨特的生態魅力,成就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盛況,解鎖鄉村振興的“N”種可能,收獲更為廣闊的未來。
成千上萬只候鳥上演水上芭蕾。
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怎么走?
湘陰作為洞庭湖區首個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契機,開發打造“名人、名水、名窯、名食”,著力打造長株潭都市圈休閑度假、美食體驗首選區。
每逢秋高蟹肥的時節,鶴龍湖鎮總是這樣的景象:街上,人潮涌動;店內,大塊朵頤。如今,鶴龍湖螃蟹成為年產值超10億的大產業,還助力湘陰完成年均接待游客6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50億元。
在此過程中,城鄉融合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城區提供便利優質的服務,讓游客“引得來、留得住”,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對鄉村振興的賦能。
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劉世奇介紹,湘陰將堅持以工業化、產業鏈思維發展農業。當前,湘陰基本形成了“一鎮一特、一特一片”的集群式發展格局,推動特色產業擴規模、增效益、創品牌。
發展路徑:科技驅動、雙創協同、未來產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對高端科教資源向往已久的湘陰,積極融入湘江西岸科創走廊。湘陰天鵝山大學科創城內第一所本科院校開學招生,“學研產城”深度融合發展的金龍新城初具雛形,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岳麓山實驗室洞庭湖基地相繼運營。尤其是省內縣域第一個省級離岸科創港——中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湘陰)中心引來“力合厚浦研究院”等16個項目入駐,實現了高新技術項目在長沙孵化、在湘陰轉化。
湖南湘江新區湘陰片區金龍先導區首開區效果圖。
從發展趨勢看,縣域經濟具有明顯成本優勢,正在從產業配套的承載地向工業經濟的主陣地轉變。
湘陰縣敏銳察覺到這種變化,選擇了強園興工的突圍方向,確立了以“綠色裝備制造、綠色建筑建材、綠色食品加工”為核心的突圍路徑,科技創新則為實現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提供無限可能。去年,湘陰縣20家企業實現產值倍增,園區工業稅收同比增長66.82%。
觀潮君注意到,在湘陰縣招商圖譜中,每個項目都緊密契合主導產業聚焦的新能源、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漁制品等產業鏈,其中既有補鏈條、鍛長板的升級項目,又有打基礎、利長遠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項目。
找到優勢產業和核心產業的湘陰,正以規?;?、鏈條化、集群化的發展格局,構建清晰的產業結構。中聯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斥資300億元,打造的全球最大建筑新材料智慧裝備產業基地、全球領先的建筑新材料標桿工廠,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
2022年,湘陰縣高新技術產值占工業總產值7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47.05億元。
湘陰虞公港航拍。圖片來源:新湖南
湘陰,正迎著風,向著夢想前進。
“在‘拼經濟’的賽道上,湘陰要做全省模范生?!毕骊幙h的干部群眾信心滿滿,立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按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總體布局要求,樣樣抓、樣樣興。
來源:紅網評論“觀潮的螃蟹”
責編:尹鳳鳴
來源:紅網·網站
[編輯:尹鳳鳴]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