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公眾號] 2023-04-10 17:26:48
凡事預則立。仲春之時,《湖南省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全文公布,明確了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并提出堅持把握“穩”的要求,找準“進”的方向,盯住“高”的目標,譜寫“新”的篇章,著力打好“發展六仗”。
▲ 湖南正著力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考察,為湖南擘畫了“三高四新”宏偉藍圖。
《湖南省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在部署重點抓好的十個方面工作中,便有三個方面直接涉及著力打造“三個高地”的具體行動,觀潮君解讀這個詳版“施工圖”,仿佛預見了“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在今年的具體模樣,如種子播撒土壤,讓人期待收獲。
先進制造業
“看家本領”將持續加強
先進制造業,可謂是湖南的“看家本領”。
3月21日至22日,李強總理在湖南調研并主持召開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
3月下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央媒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聚焦湖南先進制造業,講述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取得的亮眼成績。
“驚艷”過后,如何讓“魅力”長存?
來看《計劃》,湖南今年將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力爭制造業增長8%左右,新增百億企業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60個。
▲ 3月30日上午,2023年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1158個重大項目在湖南14個市州同步開工,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占比超35%。
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今年還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集中優質資源合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攻關;
加快傳統優勢制造業轉型升級;
積極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現代石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時,要立足現有基礎和稟賦,超前謀劃布局一批支撐未來發展的大戰略、大產業,開辟發展新賽道。
產業“老三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許多湖南人耳熟能詳。
3月30日召開的湖南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題會議則提出,將大力培育新能源、大健康、自主計算、通用航空四大新興產業,產業規模均直指萬億級。
另一方面,無論是傳統優勢產業還是新興產業,先進制造都離不開高端算法和強勁算力,離不開數字化。
▲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
《計劃》大篇幅部署發展數字經濟,提出建設全國先進綠色算力樞紐和國際領先的算法創新中心;發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堅持集群發展、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數字賦能,先進制造業這一湖南“看家本領”必將在今年持續加強。
科技創新
人才和平臺是關鍵
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得依靠科技創新。
為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湖南今年將持續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集中力量在種業、計算、智能制造、北斗應用、生命健康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力爭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4200件左右;將持續開展制造業關鍵產品“揭榜掛帥”,實施100個“產品創新強基”項目。
▲3月24日,2023年首期“湘江大講堂”在湖南省委黨校舉行。(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2023年的首期“湘江大講堂”,主題就是“科技創新”。報告結束時,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交流了學習體會,并對全省各級領導干部提出3條具體要求:
把學習科技知識、提升科學素養作為必修課;
切實當好科技創新的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
不斷增強領導與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利用的本領。
這意味著在科技創新這件事上,湖南各級領導干部都需要“躬身入局”。結合《計劃》,觀潮君認為,人才和平臺是關鍵。
▲4月7日,“馮康科學計算獎”簽約活動暨湖南省計算數學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
關于人才,《計劃》提出:
強化人才引進培育,深入實施“芙蓉計劃”,大力推進創新人才工程,圍繞人才團隊和人才家庭基本單元,營造良好人才生態;打造高層次專家服務基層的常態化平臺,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
觀潮君從湖南省科技廳得知,2023年,湖南將在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擴大科技人才類項目經費包干制實施范圍。
同時,加大在國家和省重大科技任務擔綱領銜者中發現人才的力度,湖南將面向國家和省重大創新平臺、重大科研項目、重點科技型企業,直接遴選確定一批高層次人才。
▲3月31日,岳麓山實驗室農大片區項目封頂。(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關于平臺,2023年,湖南將加快推進岳麓山實驗室交付入駐、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形成創新網絡、湘江實驗室實體化運行、芙蓉實驗室全面建設和運行。
同時,推動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投入使用、力能實驗裝置一期開工建設、中小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一期投入使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完善運行體系。
此外,《計劃》還提出要加快建設湖南先進技術研究院,高標準規劃建設湘江科學城,打造面向全球集聚創新資源、促進創新合作的高端會展平臺。
“2023年湖南將爭創15家左右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突破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焙鲜】萍紡d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表示。
改革開放
著力集聚開放發展新優勢
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要找準自身定位、清楚自身優勢。
4月7日,湖南省委書記、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曉明主持召開2023年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會議強調,服務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會議指出,扎實做好對非合作,抓好建設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加強與非洲重點國家項目對接等工作,辦好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打造地方對非合作橋頭堡。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
對非合作、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便是湖南對外開放的優勢定位。
▲3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暨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推介會在北京舉行。
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首次發布中非貿易指數,再次發布《中國與非洲經貿關系報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也在長沙。立足這兩大平臺,湖南已成為中國對非經貿合作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加快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需要暢通便捷的通道?!队媱潯诽岢?,加快建設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推動中歐班列擴容提質,打造中歐班列(長沙)集結中心,推進懷化國際陸港建設,打造懷化東盟貨運集結中心,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
▲ 懷化國際陸港一角,一列貨運列車駛入陸港準備裝載貨物。
清楚了優勢定位,還需向改革要發展新動力。
今年是湖南自貿試驗區設立第三年。作為改革試驗田,它一方面形成湖南特色制度創新成果47項,其中全國首創性成果23項;另一方面,2022年進出口全省占比超過30%,帶動全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增長46.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這將有利于湖南進一步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充分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開放合作中實現經濟質升量增。
▲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現場。(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根據《計劃》,湘企走出去,需加強境外服務能力建設,積極協調保護境外湘企合法權益;外資走進來,要落實外資投資企業國民待遇。
《計劃》還提出,大力發展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建立市場采購風險補償融資模式,推動市場采購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文章來源:紅網評論“觀潮的螃蟹”
責編:尹鳳鳴
來源:紅網·公眾號
[編輯:尹鳳鳴]
我要問